2025/10/14 葉麗珠三姐妹歌劇團 中和碧河宮 夜戲《戲棚下》

“ …… 此次演出由我們用心籌備,特別安排一個「大彩蛋」🥚,第一次出現的那種,絕對是大家不容錯過的文化盛宴。”

演出當天(10/14)上午,無意間看到演員在臉書粉專的貼文這樣宣傳強調,不免讓我好奇,他們所謂的「彩蛋🥚」到底是什麼?所以晚上一下班,我就從台北市趕來中和,「朝聖」是日夜戲 ——《戲棚下》

印象中,應該偶遇過幾次王照章林方妘的演出,只是沒有特地去追;而「葉麗珠三姐妹歌劇團」,我也是這天第一次解鎖。至於前往中和碧河宮的交通方式,比想像的還順路;我查了路線之後才發覺,它其實就是我平常從永和搭公車,要往中和、土城方向,會經過的宮廟;從頂溪站出來,在「文化路」站牌搭 243 到「台貿一村」,再往公車回頭方向走(沿著連城路往東的右側),過瓦磘溝的小橋後就抵達了。

不過我到碧河宮的時候,已經快晚上八點;原訂七點整開始的夜戲,差不多演了將近一半。看到廟埕前方的觀眾坐得滿滿,幾乎沒有視野好的位置,我只好厚著臉皮搬來一張塑膠椅,在供品桌旁邊勉強找個正對戲台的地方,跟其他阿伯阿姨一樣,到那邊坐下來。


劇情

《戲棚下》主要講述一名歌仔戲演員的生命起落,以及他在愛情、親情上的缺憾。當我能夠靜下心來看戲的時候,劇情正好進展到男主角去地方的富戶人家裡拜訪;雖然他沒有碰到預期的對象,卻遇見女主角出面接待 —— 她是家中老爺的其中一房妾室。於是男主角禮貌地介紹自己的身份背景,與原本的來意;當女主角聽說對方是歌仔戲演員之後,語帶嚮往向男主角請教一些跤步手路。沒想到兩人在互動的過程中,很快就滋生愛意;男方將女方一把抱起,雙雙入房「造成夫妻(tsō-sîng hu-tshe)」;但彼此卻也因為身份的隔閡,引來另一場風波 ……

這戶有錢人家除了女主角外,還有一房側室,在跟家中少爺私下談戀愛。當他們的所為與情書來往的內容被老爺揭穿後,連帶男女主角的關係也被知曉。於是男主角被狠狠打斷一腿,並趕出家門;女主角則在變故慌亂中,生下一對龍鳳胎。為了保住孩子的性命,她請信任的僕人將女兒送去給男主角,自己則把兒子留在身邊撫養成人。

戲台上的光陰轉眼過了十八年……,男主角因為當年的腿傷,再加上撫養孩子,深受生計與歲月之苦,變得衰老多病,不復年輕時期演戲的意氣風發。他的女兒為了不讓父親那麼辛苦,甘願跟著別的長輩出門獻藝為生。在街頭賣唱的時候,女兒恰巧遇到另一個攣生兄弟,但他們還不知道彼此是手足,只是覺得言語投契;於是女孩便教導這位少年唱歌。當少年回家,把他與女孩認識、相處的經過說給母親聽之後,女主角發現兒子學會的那首歌,剛好是從前男主角教她唱的,於是她要兒子帶自己去找這名少女;循線一尋,果然跟親生女兒還有昔日的愛侶再度重逢。

這時候的男主角,雖然重新在戲班找到賴以維生的工作,卻已時日無多。他拚盡力氣在戲台上發揮年少時累積的功夫,直到兒女愛人都陪在身邊相認後,他便再也沒辦法順利站起來了。男主角最終用全身力量,一邊掙扎、一邊唱著與當晚戲文同名的歌曲〈戲棚脚〉,彷彿在總結他一生的命運 —— 站在人謂「風神台 hong-sîn-tâi」的戲棚上,可以展現魅力、享受戲迷的愛慕,也能得到圓滿的結局;下台後的現實人生,卻很少感到幸福過 —— 他好不容易遇到一個會欣賞自己的知己,卻因為身份有別,被迫與她分開;在離別的日子裡,撫養兩人的女兒,是支持男主角抱著殘軀活下去的唯一動力;當心愛的人與兒女都回到身邊時,他的生命也燃盡了。

這齣戲文,本應塑造男主角前後遭遇的反差與悲劇氛圍;可惜有一點必須說,當劇情演變到男女主角的感情受到阻礙後,後段的情節推進節奏有點倉促。主角與配角間的衝突,往往是對峙與叫囂,反而淪為連續劇式的互罵,讓人難以醞釀對主角們的同理心;直到接近結局,才逐漸拉回戲文該呈現的淒涼感,在觀後留下細膩的餘韻。


音樂

除了男主角最後唱的〈戲棚脚〉,這次《戲棚下》引用的歌曲,有幾首都跟江蕙有關 —— 像是男主角與女主角初相識的時候,教她唱、並作為訴說心意與定情的歌,便是〈家後〉;這首歌到全劇後段,還是聯繫男女主角與兒女相認的線索,可說是本劇的音樂型「麥高芬」(MacGuffin。再者,有好幾段戲背後的串樂都是〈藝界人生〉;甚至後來女主角還一人唱整首〈憂愁的牡丹〉。雖然全劇安了不少流行歌,但演員們用心地演唱,倒也沒有愧對夜戲大多做為胡撇仔、類歌中劇的性質。

( 至於近年來公開演唱歌曲引發的版權問題,我就先不加以批判了。除非劇團或演員具備「要取得授權才能演出」的意識,或是版權持有者、意識到外台戲班這塊生態的存在。在這裡,我只能單純陳述當晚戲文中採用的音樂元素。)


何謂「彩蛋🥚」?

回來談最初促使我跑來看戲的那顆「彩蛋」。從我到達現場起,便是一連串的生旦戀愛戲,這些唱段的流行歌選曲是好聽沒錯;而到戲文後半,男主角為了籌措女兒的生活費,不惜到街頭上乞討,但這段演員到台前跟觀眾討賞金的互動,對外台來說,也是習以為常的文化;好像都不是足以稱為「彩蛋」的表演橋段。

看來我還是錯過了……。還好後來有找到經劇團演員同意的全劇錄影,才知道所謂的「彩蛋」其實就是在夜戲前半段,飾演男主角的王照章,以武旦的扮相出場詮釋戲中戲。跳脫行當的形象,往往是讓觀眾眼睛為之一亮的看點;難怪演員們會特地在宣傳貼文中強調。有空的話我會再二刷全劇,補看當晚沒能追到的劇情與細節。



後記

是說在演出隔天(10/15),
大稻埕戲苑公布明年主辦售票的入選演出團隊;
剛好佩儀歌劇團的劇目也叫《戲棚下》
很好奇是不是同名、
且劇情大綱類似的公演版本?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p/16MVr942Kn/

留言